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
公众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 药学服务 > 公众服务
中药膏方古法熬制全流程介绍,铸就地道膏方
发布时间:2025-11-27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药学部

中药膏方作为中医传统剂型的重要组成,承载着千年养生智慧。其熬制过程需历经“选、制、泡、煎、滤、静、熬、收”八道核心工序,既蕴含传统工艺的精髓,也需依托科学规范的细节把控。

11.png

一、前期准备

1. 药材处理:

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开方,中药房按处方精准调配药味与剂量。依据中药不同类别,芳香类药材(如薄荷、藿香等)需 “后下”,矿物类(如石膏、牡蛎)、动物类及毒性药材(附片等)需 “先煎”或“先煎,久煎”,细小种子类(如葶苈子)、带绒毛类药材(如辛荑)需 “包煎”等。

中药饮片无需清洗(避免水溶性有效成分流失),加 8-10 倍量饮用水浸没药材,浸泡 1-2 小时至饮片折断无白心。夏季可缩短浸泡时间防变质,冬季可延长确保药材充分吸胀。

2. 辅料选择:

辅料不仅承担调味、增稠、防腐作用,还可辅助增强膏方调理功效,需结合体质与需求选择:

蜂蜜:需经炼制处理,加热至 116-118℃(中蜜)或 119-122℃(老蜜),滤除杂质并杀灭微生物,适用于肺热咳嗽、肠燥便秘人群。选蜜以质厚如凝脂、味甜香浓、黏性强者为佳,北方优先选用枣花蜜、荆条花蜜,南方可选用荔枝蜜、油菜花蜜等。

糖类辅料:麦芽糖(饴糖)适合胃寒、痰多人群,使用前加等量饮用水加热溶解,过 5 号筛滤除杂质;冰糖侧重润肺生津,适合咽喉干痒人群,处理方式与麦芽糖一致;红糖可益气养血、散寒活血,适用于气血亏虚、风寒感冒人群;木糖醇为糖尿病患者专用矫味剂,无需预处理,直接加入即可,用量需按产品说明换算。

胶类辅料:常用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气血亏虚者选阿胶,阴虚者选龟甲胶、鳖甲胶,阳虚者选鹿角胶。胶类需提前处理:阿胶用黄酒浸泡烊化,鹿角胶、龟甲胶可隔水蒸化或粉碎后用药液溶解;对酒精过敏或有肝脏基础疾病者,需慎用黄酒烊化法。

3. 器具选用:

煎煮器具:优先选用砂锅,其次可选用不锈钢锅、铜锅,严禁使用铁锅、铝锅。

过滤器具:采用 120 目滤网或多层医用纱布,确保滤除药渣与细小杂质,保证药汁清澈。

盛装容器:选用玻璃罐、陶瓷罐,使用前需经沸水烫洗消毒并晾干,容器需符合食品级卫生标准。

二、核心工序:

1. 三次煎煮:

一煎:将浸泡好的药材与浸泡液一同倒入煎煮器具,武火煮沸后转文火,加盖煎煮 1-2 小时,用 120 目滤网滤出药汁。

二煎:向药渣中加入 6-8 倍量饮用水,文火煎煮 1-1.5 小时,滤出药汁。

三煎:若药液仍较浓稠,向药渣中加入 6 倍量饮用水,文火煎煮 1 小时,滤出药汁后挤压药渣,充分收集残留药液,合并三次药汁。

2. 过滤静置:

将合并后的药汁先用粗滤网初步滤除大块药渣,再倒入洁净容器中静置 4-12 小时,使细小杂质自然沉降。取上层澄清药汁,用 120 目及以上滤网再次过滤,确保药汁无杂质残留。

3. 浓缩药液:

将纯化后的药汁倒入煎煮器具,先武火煮沸并撇去表面浮沫,再转文火持续搅拌浓缩。为缩短浓缩时间、减少有效成分损耗,大规模制备可采用减压浓缩法,直至药液呈现初步黏稠状。

4. 加料收膏:

加料顺序:先加入烊化好的胶类辅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炼糖或木糖醇;西红花、铁皮石斛等贵重药材需单独浸泡、煎煮 2 次,滤汁浓缩后兑入;冬虫夏草、牛黄等贵细药材需粉碎成 100 目及以上细粉,经灭菌处理后,在收膏接近完成时撒入或调成混悬液兑入。

成膏判断标准:一是 “挂旗”—— 用竹勺挑起膏体,夏季呈丝状下垂、冬季呈旗状不滴落;二是 “滴水成珠”—— 取少量膏体滴入冷水中,迅速凝结成珠且不散开;三是 “打白丝”—— 拇指与食指蘸取膏体,拉开可形成不黏手的细丝。成膏后膏体应黑润光亮、质地细腻、口感滑润,无焦臭、异味。

5. 冷却分装:

将熬制完成的膏方放入清洁避菌的区域,不加盖,用干净纱布遮盖防尘,待膏体冷却至常温后分装。可采用多剂量瓶装,单个包装剂量不宜超过 10 天用量,避免反复取用导致污染。

6. 贮藏取用:

储存条件:阴凉干燥处储存,每次取用需使用洁净干燥的专用勺子,有条件时可对勺子进行消毒,避免唾液、水分带入膏体导致霉变。

结语:

中药膏方熬制对工艺细节、火候控制、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家庭自制不易满足专业标准。建议优先选择正规医院或专业中医机构定制膏方:医师可根据个体体质辨证开方,机构具备规范的炮制流程、专业的熬制设备与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从处方到成品全程可追溯,能最大程度保障膏方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让调理更科学、更放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药师协会  蒙ICP备18001571号-1
网站管理:内蒙古药师协会办公室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56号外文书店大楼4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世纪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