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
公众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 药学服务 > 公众服务
野葛绵绵,药食同源——葛根
发布时间:2025-11-14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药学部

葛根的基础信息

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它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且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广泛应用,兼具药用、食用双重价值,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

  •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

  • 药材性状:野葛的干燥根多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外皮淡棕色至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甘葛藤的干燥根(又称“粉葛”)切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质地较坚实。

  • 产地分布:主产于河南、湖南、浙江、四川、广东等地,其中粉葛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广,常作为食材食用。

主要功效与临床应用

(一)中医传统功效

  • 解肌退热:擅长疏散肌表之邪,缓解外感发热引起的头痛、身痛、项背强痛等症状,尤其适合风寒或风热感冒初期。对于感冒后出现的颈项僵硬、酸痛,常与桂枝、麻黄、白芍等配伍(如葛根汤),能有效舒缓肌肉痉挛。

  • 生津止渴:性凉能清热,甘味可生津,常用于热病伤津所致的口干舌燥、烦渴多饮,以及消渴症(类似现代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可单独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生地等滋阴生津药配伍。

  • 升阳止泻: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缓解脾胃虚弱或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对于脾虚泄泻,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药同用;对于湿热泻痢,可与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药配伍(如葛根芩连汤),是治疗湿热下注型腹泻的经典组合。

  • 通经活络:可疏通经络、缓解疼痛,适用于经络阻滞所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因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颈肩腰腿痛,常与桑枝、桂枝、当归等活血通络药配伍。

  • 解酒毒:葛根中的有效成分能促进酒精代谢,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缓解醉酒后出现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单独煎服或制成茶饮饮用。

(二)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医学对葛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较为深入,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等黄酮类化合物,具体药理作用包括:

  • 扩张血管:改善脑部及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对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 降血糖、降血脂: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抗氧化、抗炎: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清除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对皮肤炎症、关节炎症有一定缓解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用量915克;也可制成丸剂、散剂,或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片剂、注射液等。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可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疮疡肿痛等。

食疗:日常可作为食材食用,如葛根粉冲调饮用、与排骨、鸡肉等煲汤,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发挥辅助保健作用。

禁忌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人群

  • 葛根性凉,脾胃虚寒者(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稀溏、畏寒怕冷)慎用,以免加重虚寒症状。

  • 低血压患者慎用,因葛根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

  • 孕妇、哺乳期女性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二)注意事项

  • 药用需区分“野葛”与“粉葛”,野葛的药用成分含量较高,更适合临床治疗;粉葛的粉性强,口感更佳,更适合食疗。

  • 作为保健品使用时,需控制用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引起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 若服用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药师协会  蒙ICP备18001571号-1
网站管理:内蒙古药师协会办公室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56号外文书店大楼4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世纪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