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
公众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 药学服务 > 公众服务
肝病患者能否吃他汀?
发布时间:2025-03-21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药学部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处方药,也常用于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部分人群使用过程中可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鉴于对其肝损伤的顾虑,患者可能会自行减少或中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从而贻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1.png

现通过总结他汀类药物肝毒性的整体现状,为使用者排除疑虑,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2.png

一、他汀类药物肝毒性的临床特点

多数情况下,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表现为无症状的转氨酶轻度升高,多发生在服用他汀的前3个月。约70%的患者即使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转氨酶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或基线水平。停药后几乎所有患者的肝酶可恢复至正常或基线水平。由于多数患者的肝酶升高可能并未达到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时的肝脏生物化学阈值,而肝脏组织学上也无明显的肝脏受损表现,因此,用药后轻度的肝酶升高可能是一种“适应性反应”,并不意味着肝脏细胞的真正受损和由此导致的肝脏合成功能障碍。

根据现有证据,他汀类药物可导致肝损伤,但发生率很低,仅有1~3%,多数表现为转氨酶适应性的短暂升高。而严重肝损伤,尤其是急性肝衰竭罕见,急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仅为1~2/100万。

所以,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贻误治疗。

二、基础肝病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慢性肝病曾被认为是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禁忌证。然而,现有的证据表明,多数慢性肝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并不会导致肝功能恶化,对肝酶异常或慢性肝病患者,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和代偿性肝硬化的患者,甚至在肝移植后的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使用都是安全的。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肝病患者不仅安全,还可能有肝脏方面的获益。

有研究报道,阿托伐他汀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炎患者的肝酶水平,改善肝脏脂肪浸润,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脂肪变性、炎症和晚期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慢性肝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肝损伤和肝硬化的发生风险。

但是出于安全考虑,在肝衰竭、急性严重肝损伤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肿大、黄疸、凝血指标异常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他汀类药物。

有些对他汀敏感的病人,即使没有基础肝病也会损害肝脏,如果有慢性肝病可能会造成肝细胞的双重损伤,所以这类病人不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选用其他降脂药或PCSK9抑制剂代替他汀类药物。

三、结语

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改善心血管事件预后等方面已得到大型临床研究的充分证实。虽然他汀类药物会导致肝损伤,但整体发病率较低,且发生严重肝损伤更为罕见。存在基础肝脏疾病并非他汀类药物使用的禁忌证。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避免饮酒、熬夜、过度劳累,注意多休息,可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橘子、西瓜等,保持心情愉悦,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减轻肝脏的负担。客观、科学地评价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充分权衡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获益和风险,安全、合理、规范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更好实现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和保护作用意义深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药师协会  蒙ICP备18001571号-1
网站管理:内蒙古药师协会办公室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56号外文书店大楼4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世纪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