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3月以来,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博士后引育平台,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载体建设,不断优化提升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的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合作机制 组成工作专班,深入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高校开展调研,学习借鉴建站经验做法,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合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自治区内重点药企技术需求清单,推动企业技术需求与在研课题对接,探索“企业出题-博士后解题”协同机制。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 经过学习调研,并结合区情实际,研究完善《内蒙古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明确博士后招收条件、考核管理、培养方式、福利待遇等,以制度保障激发博士后人才创新活力。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 精准对接自治区人社厅,落实经费补贴政策。主动对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为进一步协助进站人员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奠定基础。同时,研究建立科研转化奖励基金机制,将成果转化收益按比用于人才激励,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四是建立成果转化机制 通过调查问卷、组织药品生产企业质量负责人召开对接会、实地技术诊断等方式,聚焦企业反映集中的生产工艺、灭菌方式等行业共性技术瓶颈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科研需求清单,后续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靶向研究。同时,通过建立“预转化”评估机制,在项目立项阶段即引入企业专家参与立项、评审,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