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瘊子)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所致的一种皮肤疾病。扁平疣多发生在面部、手背及前臂等部位,皮损表现为突然出现的扁平丘疹,米粒至黄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硬,颜色呈淡褐色或和正常肤色接近,偶有瘙痒。扁平疣常见于游泳者,多发于面部、手背、前臂等日光暴露面,日光暴露可能是一种诱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免疫功能低下及外伤者更加易患本病。
从中医角度看
疣又称之为“疣瘊”“千日疮”等,多由风热毒邪蕴于肌肤或肝旺血燥、肌肤不润所致。中医辨证分为风热毒蕴证和气滞血瘀证,其中风热毒蕴证多因肺卫不足,腠理不固,气血失和,外加风热毒邪侵袭,蕴阻肌肤所致;气滞血瘀证多因肝失疏泄,肝经郁热,血燥聚结,或因脾虚痰湿阻络所致。病程较长,有时突然消失,亦可持续多年不愈。
01扁平疣(瘊子)治疗与用药原则
治疗原则:以破坏疣体,调节局部皮肤生长,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为主,主要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数目较多的扁平疣或久治不愈的患者需口服用药(但是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在调整治疗之前,任何一种治疗方案应至少持续2~3个月。如果药物干预后患者出现疣数量继续增加等情形应及时就医。
从临床资料分析,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等法可用于多发性寻常先的治疗;熏洗法适用于皮疹局限者;艾灸可用于寻常疣中体大、数目少者。寻常疣以局部治疗为主。
中医上看,治疗扁平疣的药物有内服和外用药物两类,其中内服药辨证分型,风热毒蕴结证治当疏风清热解毒,气滞血瘀证治当活血化瘀。外用药物有膏剂和搽剂。
02扁平疣(瘊子)常见用药
中医用药
(1)疏风清热(适用于风热毒蕴结证,为淡红或淡褐色扁平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不等,微痒或不痒,搔抓可有新皮损出现,病程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
☑四季抗病毒合剂
☑抗病毒口服液
☑板蓝根颗粒
☑清热散结片
☑清热解毒口服液
(2)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证,病程较长,疣体形态大小不一,苍老而坚,质地较硬,黄褐色或暗红色;皮疹长期不消,但亦无新疹出现,病情相对稳定;患者常伴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舌质淡或紫暗,舌边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涩)
☑大黄䗪虫丸/片
☑血府逐瘀口服液
☑通迪胶囊
☑郁金银屑片
☑桃红清血丸
☑景天祛斑胶囊
(3)局部用药
☑五妙水仙膏
☑疣迪搽剂
03扁平疣(瘊子)药物相互作用提示
(1)中药相互作用
① 不建议成分完全包含,或重复占比超过50%的中成药足量联用,以避免重复用药。
如: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
清热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
② 不建议清肝泻火解毒药与温理散寒药联用,以避免药性冲突。
如:清热解毒口服液—附子理中丸;
五妙水仙膏—风寒感冒颗粒。
(2)中西药相互作用
不建议治疗扁平疣的外用中成药和外用西药联用,以免发生相互作用,应间隔开来。
如:维A酸乳膏—五妙水仙膏。
04扁平疣(瘊子)注意事项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勿共用浴巾,避免直接接触传染。
(2)提高自身抵抗力,防止毒邪侵袭皮肤。
(3)避免皮损出血、继发感染及自身接种。
05扁平疣(瘊子)代表药品
五妙水仙膏
【成分】
黄柏、紫草、五倍子、碳酸钠、生石灰。
【规格及用量】
5g/瓶;10g/瓶。外用药。遵医嘱。
【适应证】
主治毛囊炎、结节性痒疹、寻常疣、神经性皮炎等。
【药师交代】
①大血管与近骨膜处药物不能久留。
②切忌将药物进入眼内。
③用药后病变组织形成的痂,不可强行剥落。
④治疗时药物不能涂到正常皮肤上。
疣迪搽剂
【成分】
苦参、水杨酸、鬼臼毒素、冰片。
【规格】
10ml/瓶;5ml/瓶。
【适应证】
用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药师交代】
少数患者涂药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冷湿敷或外用消炎药膏后可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