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
公众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 药学服务 > 公众服务
多汗症的辨症治疗与用药指引
发布时间:2025-07-18  文章来源:卓越药师

       多汗症是指在正常环境温度条件下,患者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部分腋下多汗症患者可能会合并狐臭,常会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引起焦虑和社交恐惧。

       多汗症可分为原发性局限型多汗症(多见于手掌、足底、腋下、腹股沟、会阴、前额、鼻尖、胸部等部位,双侧对称)和继发性泛发型多汗(主要是由于感染、甲亢、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引起全身广泛性多汗)。

       原发性多汗症是在某些诱因下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出汗反应增强,有一部分原发性多汗症与遗传性因素相关,大多数多汗症为原发性局限性多汗。

       继发性多汗症由其他疾病和药物等因素引起,少见。多汗症男女均可发生,一般初发于儿童期或青春期,在25岁之后自然减轻,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从中医角度看,汗为心之液,是由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的,而汗出多少又与卫气的开阖作用密切相关。临床中汗出症辨证分为肺卫气虚证和阴虚火旺证2类。

       其中,肺卫气虚证多由素体阳气虚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等病,耗伤肺气,而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亏虚,肌表疏松,卫表不固,腠理开泄而汗出异常。阴虚火旺证多由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致肾水不足,阴精亏虚,则虚火内生,迫津外泄而汗多。

1752823212414069493.jpg

治疗原则

       多汗症患者平时宜穿着宽松、着透气舒适的衣物鞋袜,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按时使用止汗药物、必要时进行物理治疗等。

       中医上看,汗出症辨证分为肺卫气虚证和阴虚火旺证2类,肺卫气虚证治当益气固表止汗,阴虚火旺证治当补益肝肾止汗。采取辩证论治,确定多汗症的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

常见中医用药

(1)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肺卫气虚证,全身性多汗,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加剧,恶风怕冷,易于感冒,气短体倦乏力,面色少华或苍白,舌质淡或正常,苔薄白,脉细弱)

包含:玉屏风口服液、北芪片、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补中益气口服液、四君子颗粒、人参北芪片

(2)补益肝肾止汗(适用于阴虚火旺证,见头面部多汗,也可出现手足多汗,伴头晕耳鸣,干咳少痰,或咳血,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舌红,苔薄黄或少苔,既可见盗汗,也可为自汗)

包含:生脉饮、珍牡胶囊、知柏地黄丸、石斛夜光丸、大补阴丸、坤宝丸、康寿丸

药物相互作用提示

中药相互作用

①成分完全包含,或重复占比超过50%同类中成药不建议联足量联用,以避免重复。

如:北芪片——玉屏风口服液

②补益肝肾药与解表药不建议联用,以避免闭门留寇。

如:

大补阴丸——感冒清热颗粒

坤宝丸——疏风解毒颗粒

1752823277041084447.jpg


代表药品解析

玉屏风口服液

成分:黄芪、防风、白术(炒)

规格及用量:10ml每支,12支每盒。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适应证: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不适用人群: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药师交代:忌不易消化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 四君子颗粒

成分: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蜜炙)

规格及用量:每袋装15g。口服。用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3次。

适应证:益气健脾。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不适用人群: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不适用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者;不适用急噪易怒,脘肋作胀,嗳气者;不适用急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水样大便频繁。糖尿病患者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药师交代: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并到医院诊治。

注意事项

       尤其注意的是,患有足部多汗症的病人应尽量穿着疏松透气的鞋,不要穿塑料及胶底鞋。同时要注意局部皮肤清洁,清洁后扑粉,以保持干燥。在商场有售的爽身粉剂,外用减少摩擦。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药师协会  蒙ICP备18001571号-1
网站管理:内蒙古药师协会办公室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56号外文书店大楼4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世纪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