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药监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聚焦涉企监管的痛点、难点、堵点,在监管模式、流程等方面持续创新,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涉企监管新举措既提升了监管质效,也为企业注入了发展信心。为集中展现内蒙古药品监管在涉企监管领域的新成效,今日起,“内蒙古药监”微信公众号开设“涉企监管新举措・赋能纾困助发展”专栏,重点刊发全区药品监管部门在涉企检查方面的新做法、新成效。敬请关注!
为强化药品生产检查精准性与实效性,内蒙古自治区药品检查中心通过数据分析、任务整合、重点突破三个路径,推动药品生产检查从“分散低效”向“精准高效”转变,从源头筑牢药品生产检查安全防线,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以数据分析为“点”夯实靶向检查基础面
将数据深度分析作为精准监管的“导航仪”。每次检查前,紧扣企业历史检查、缺陷整改等“单点数据”,延伸分析产品特性差异,区分高风险品种与常规制剂,系统梳理生产工艺稳定性、关键物料管控等潜在关联风险,提前制定“一企一策”检查清单,让检查实现从模糊排查到精准定位的转变,夯实靶向检查基础。
以任务整合为“点”构建高效检查协同面
推行“加减结合”机制,以任务整合打破壁垒,实现高效协同检查效果。做好检查频次的“减法”,聚焦同一企业时间相近、内容关联的多项检查任务,将换证许可、变更许可、恢复生产等事项整合打包,形成“一次检查、多事项覆盖”的集约检查模式,避免重复检查、分散监管;做优检查深度的“加法”,依托整合后的协同检查场景,系统深挖跨环节、跨事项的关键风险点,既减轻企业迎检负担,又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整体监管效能,推动检查从“分散单独”向“高效协同”转变。
以重点品种为“点”织密全品种安全防护网
紧盯风险关键点位,把检查力量集中投放到重点领域。围绕投诉举报集中、生产工艺变更、原料来源变动等高风险品种,以及集采中选、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等群众关注度高的敏感品种,扩大检查覆盖范围,做到重点品种生产环节、检验流程、仓储管理全流程核查无遗漏;延伸检查触角,从重点品种向同类品种、关联辅料供应商等延伸,通过“抓重点带全局”的方式,将单个品种的风险防控经验转化为全品种的安全管理标准,真正织密覆盖药品生产、供应、追溯全链条的全品种安全防护网。
通过以上三项举措,实现了药品生产检查从“分散低效”向“精准高效”的转变。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药品检查中心将持续优化“以点带面”工作模式,不断细化检查举措、提升检查能力,以更科学的检查、更高效的服务,持续守牢药品生产质量安全底线,切实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